半岛全站近年来,漳州市协同高校力量,在调研土楼居民生活习俗及周边地理条件的基础上,采取创新措施拯救了多座不同类型、残败破损的土楼,开启对“非世遗”土楼活化利用的探索实践——
日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调研团队来到华安县沙建镇上坪土楼群,开启2024春季研究生设计课程,研究“非世遗”土楼的保护活化与乡村振兴。
“虽然土楼代表的共同生活、共同劳作、共同御敌的生活形态已逐渐变化,但其文化价值并未减退。尤其是传统榫卯木结构和夯土墙等建筑技艺,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格外富有启示。”土楼在徐甜甜眼中,是最美的建筑结构之一半岛全站。
漳州土楼分布广泛,除20座世遗土楼外,还有“非世遗”文物类土楼414座、非文物类土楼1044座。除仍在发挥居住功能的土楼,有些土楼只剩残垣断壁。这些“非世遗”土楼中,大部分具有可改造的空间,如何借助“市场之手”重唤土楼建筑的生命力?
一年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漳州选取7座土楼尝试活化利用,并以模型展示。这7座土楼分别是华安县的昇平楼、启丰楼,南靖县的翠美楼、进士楼、诗德楼,平和县的宾阳楼、河旧楼。
“我们采取微介入方式半岛全站,即仅对土楼现存建筑进行局部修缮,而非完全复建,同时为已坍塌的部分提供丰富的空间变化。例如,保留过去几十年间在废墟中生长的树木半岛全站,使之融入新的景观。”徐甜甜介绍说,比如改建已空置30余年的启丰楼,一、二层进行以畲族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非遗展示,顶层改为居住使用,而入口处的倒塌墙壁经加固后开放为观景平台。
2023年11月,应法国国家建筑博物馆邀请,该设计项目《福建土楼 活化利用》专题展览走进巴黎建筑与遗产城博物馆展厅,展出7件大型土楼建筑模型和影像,呈现地方建筑传统和历史风貌,以及活化利用后的新形象和功能转型。
展览大受好评。巴黎建筑与遗产城博物馆建筑创新部主任弗朗西斯·朗伯特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土楼的建筑材质、技术和文化内核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应当传承下去而不是成为历史的废墟。
不久后,在威尼斯举行的2023年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颁奖典礼上,该项目荣获亚太地区唯一金奖。媒体评论称:“土楼的活化利用拓展了建筑边界,让建筑服务于当地发展。”
华安县沙建镇上坪土楼群,是我国明确纪年最早的土楼群落。从空中俯瞰,“土楼之母”齐云楼、唯一一座石头墙土楼昇平楼以及福建第一座大院式土楼日新楼,呈“品”字形排布。这三座土楼建于明万历年间,被称作“万历三楼”。
“土楼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不光是关注土楼本身半岛全站。在华安,土楼跟村庄、集镇都是融合在一起的。”3月2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张悦的带领下,27名师生来到“万历三楼”,展开村落调研,走访土楼原有居民及周边村民。
“名为‘日新楼’,为何是这般残垣断壁?”同学们带着对日新楼曾经样貌的遐想深入庭安村。他们发现,村庄房屋的墙体、坐凳等处所用条石,均来自日新楼旧部件,它们以另一种样貌令村落生息繁衍,继续陪伴着人们世代生活。可以说,一座日新楼的年朽,成就了许许多多新楼的落成。
村民邹跃木翻出了泛黄的、自己四处搜集的关于日新楼的相关历史文献。“日新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万历三楼’中建设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吸收了中原地区大院式建筑风格的特点,又融汇了福建土楼文化传统的方楼。”他一遍遍向调研团队成员强调日新楼的文保价值,期待更多人走近它。
鉴于日新楼遗址建筑的特点,调研小组提出,以游览故事的方式让游客体验村庄的空间序列。序列起源于庭安村,通过寻找日新楼的碎片,引导游客行走乡间,穿过一片竹林幽道,逐渐靠近日新楼,用脚步来丈量这片遗址建筑,聆听村庄的历史回响。同学们说,可以设计寻楼、探楼、阅楼、观楼、别楼等5个体验步骤,引导游客从东北和东南方向观赏昇平楼和齐云楼,延续“万历三楼”的游览时长,再眺望村庄山顶的观景平台和瀑布,形成更加饱满的旅游路线日,在华安文化遗产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工作座谈会上,政企、高校及村民热络讨论了如何将“万历三楼”串联起来,活化周边闲置建筑,并联成文旅流线和系统的议题。
“‘万历三楼’并非独立的个体,它们与乡村的生长肌理、村民的生活形态紧密结合在一起。‘非世遗’土楼的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最终要落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上。我们要因地制宜,发挥土楼的潜力,将土楼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一个基点。”华安县委书记叶毓介绍说,刚出台的华安县全域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制定了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计划,将加快土楼活化利用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
目前,启丰楼等多座土楼的活化利用项目已经开工半岛全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团队的研究课题也箭在弦上……众多“非世遗”土楼的活化之旅正在徐徐展开。(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黄建和)
承办: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