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面对房地产开发和投资仍在下降,房地产市场乍暖还寒,央媒经济日报在5月27日再次发表题为《稳定房地产市场仍需持续发力》文章,这是本月内,经济日报第三次对房地产表态。相比前两次,这次对稳定恢复楼市提出了3大方面,为巩固和恢复后期楼市指明了发力方向。
文中援引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说明,当下楼市需求回升得益于政策效应显现,比如首套房贷利率下降,以及前期积累的需求释放。但4月份的房贷减少了1156亿,楼市需求持续性和确定性存疑。
对这一点,个人是深有感触的,现在身边谈论楼市的话题越来越少,各大购房群里,除了一些自媒体还在发送楼盘的宣传稿件外,基本无人谈论买房的事。小区里也基本看不到穿着房产中介制服的人,这些都是市场较冷的表现。为什么会如此?
除了很多人对市场走向看不清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收入。根据统计部门5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0.6%,外商及港澳台、股份制企业、国企利润都全面较大幅度下滑,幅度在16.2%-22.5%之间。至于民企半岛全站,想必也不可能比这个数据好半岛全站,说白了,企业利润少,说明需求不济,同时又反作用于生产端,一条线企业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对员工而言,收入先不谈了半岛全站,保工作可能是当务之急。即便有住房需求,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激发楼市需求,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居民的收入。其实,这又回到了经济问题,毕竟,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有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才能从根本上刺激购房需求,那些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放宽购房条件等虚头巴脑的东西,作用有,但太有限了。
文章说房企的到位资金有所改善,但1-4月份同比下降了6.4%,房企预期仍然偏弱。现在房企的目标是促进销售回款,对新项目的投资意愿不足,一些房企暴雷也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从4月份以来,一些城市的楼市热度下降半岛全站,预期下降。
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关键的。对房企而言,现在在手的项目销售都不尽如人意,哪还敢拿新地块?除非自己不想活了。房企最希望的楼市环境是,拿了销许能去化个7-8成以上,新的地块定价较低,跟周边的二手房有明显的“价差”,项目上市后能确保赚钱。从这个角度看,要求我们的地价不能定得太高,要给房企充足的操作空间,购房者也能从中获益。
对购房者来说,要想恢复他们的信心,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从以往看,只要房价永远涨,你不催他们买房,他们都会挤着入市,生怕失去了赚钱机会。而现在呢?主要是大家看不清后市趋势,用一位读者的例子说,现在朋友圈的房产中介天天在卖某某小区的低价房源,但该读者总是拿不定主意,谁知道这是不是低谷?万一是在半山腰呢?可以看出,要提高购房者的信心,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大家对未来楼市的信心。
不要认为发展长租市场跟我们楼市没有关系。对发展长租市场,文章重点提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大力供给保障性租赁住房,央行已设立了1000亿元的“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2023年底前,向重庆、成都、福州、青岛、济南、郑州、长春、天津8个试点城市发放租赁住房购房贷款。二是按照市场化原则,在试点城市提供长期贷款以收购存量住房。这个如何了解?
根据国情,我们目前的自有住房比例比较高,但随着房价上涨,还是有一些家庭购不了房或者不愿意购房,他们有租房需求。但租赁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租期不固定,随时有被扫地出门的感觉,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感。但政府提供的长期租赁房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像其他国家一样,随着大家观念的改变,加上配套以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等等方面政策支持,,完全可以选择终身租房。
此外,这里还有3个信息点:1.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建设,意味着租金相比市场要低不少,对租房者非常有利;2.为收购主体提供存量房长期贷款支持,说明国家不仅建设长租市场,还可变相的化解楼市库存,可用市场的价格把开发商卖不掉的新房,甚至业主手里的二手房买过来;3.目前试点的这8个大城市非常具有代表性,随着试点经验的积累和完善,相信很快也会全面推开,惠及更多人。
总而言之,一方面我们要巩固前期楼市的调控成果,但同时,房地产本身又是经济支柱产业,又必须承担起它应有的责任半岛全站。所以,继续坚持发力房地产,与我们的“房住不炒”精神并不矛盾。要让人人住有所居的同时,也要让人们看到房产在家庭财富中的重要地位,让合理合法持有者坚定信心,稳定购房者预期。唯有如此,于楼市,于金融风险,于经济,才是多方共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