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刚刚央行重磅发声事关房地产新模式!信息量巨大→
发布时间:2023-06-11 10:04:34

  半岛全站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刚刚,央行行长易纲与副行长潘功胜、刘国强一起出席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回应了当前的多个热点话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中央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方针政策是非常清晰和明确的,就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稳地价半岛全站、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以恒大为代表的部分房地产企业由于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资产负债表持续处于高风险状态,最终不可持续出现风险。我们比喻,从‘高血压’变成‘中风’。”

  潘功胜 指出,部分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加上房地产市场中长期需求中枢水平下移,以及持续三年的疫情冲击对就业、收入预期影响较大,多重因素的叠加放大了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外溢性。

  针对近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调整,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去年底出台了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同相关部门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

  潘功胜指出,从需求端看,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持续引导实际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到去年12月,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末下降大约140个基点。除了个别热点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城市的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经达到全国底线。

  从供给端看,人民银行推动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全面落实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弱化金融机构的过度避险情绪,引导金融机构提供正常的融资,将房地产企业纳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的支持范围,保持了房地产市场融资的平稳有序。同时人民银行推出了3500亿保交楼专项借款,设立了2000亿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1000亿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指导金融机构推动行业重组并购,加快风险的市场化出清。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前期出台政策的作用空间和作用效果大大改善。近一段时期,市场信心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去年9-12月份,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2300亿,同比多增4200亿。去年四季度,房地产企业境内发债1200亿,同比多增22%。今年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超过3700亿,同比多增2200亿。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400亿,同比增长了23%。”潘功胜说道。

  潘功胜表示,我国城镇化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较大,租购并举的发展模式也有很大发展空间。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认真总结和吸取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会同相关金融部门抓好已出台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 过渡。

  央行行长易纲介绍,中国近年来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总体上是收敛的,目前中国4家最大的银行都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实力居全球前四位。其他的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等,大部分的经营稳健,少数问题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取得了重要进展。

  易纲强调,金融稳定法已经通过了全国人大的第一次审议,将推动金融稳定法的出台,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保护最广大的老百姓、中小投资者、被保险人的利益。善始善终做好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加强常态化监管,支持平台企业健康规范发展。

  易纲 指出,近年来,我们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为物价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大家知道,去年全球通货膨胀严重,是40多年以来最高的通货膨胀,欧、美,还有许多国家,他们都是8%、9%、10%这样高的通货膨胀。我们国家去年的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是2%半岛全站,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通货膨胀水平。

  在过去5年,也就是2018年到2022年,我们平均的通货膨胀也是2%。如果我们再把镜头拉得长一点半岛全站,看过去十年半岛全站,也就是2013年到2022年这10年,中国的通货膨胀指数平均也是2%。在过去10年中,我们最高的CPI达到过2.9%,最低是0.9%,平均也是2%,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政策的重点是强调保持物价的稳定。”他说,这就要求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大体上和名义GDP增长率匹配,这样就能够保持有一个合适的货币供给,使得整体上中国物价是稳定的。

  具体为:在利率政策上,要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问题,要保持实际利率的合适水平,适当降低融资成本。在结构上,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坚持落实好中央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我们出台的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点也是在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保交楼方面,都是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的重点还继续强调这四个方面的重点。”易纲说。

  他指出,下一步的思路是:一方面,货币信贷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支持力度。

  在回答有关是否会继续降息降准问题时,易纲表示,2022年,金融机构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是4.17%,较2018年下降1.28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从2018年1月的6.3%下降到去年12月的4.9%,这都是历史比较低的水平。

  至于存款准备金率,易纲指出,2018年以来央行累计降准14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近15%降到了不到8%。

  “(虽然)不像过去那么高了半岛全站,但是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他说。

  接下来是否会继续降准降息?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总的取向,但是具体的政策工具怎么使用,要综合考虑,相机抉择。

  他指出,“综合考虑,相机抉择”主要考虑三个方面。首先是坚持以我为主,把国内的目标放在首位。从目前来看,国内的经济好转是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下一步将加强调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变化和需要,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

  其次是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

  第三是统筹国际与国内,既立足国内,调控有度,又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加强预期管理,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下一步,央行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比如普惠金融,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当然退出的时候也要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 刘国强表示。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

TOP